在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哈洽会”)期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发展处(经济作物处)处长修国辉做客新华社访谈间,围绕本届哈洽会上的精彩展示、产业发展现状、成功经验以及如何做强做大刺五加产业等话题进行解读。
新华网:本届哈洽会上,黑龙江在“寒地龙药”方面都展示了哪些特色品种和产品?与往届相比,今年的展示有哪些亮点和创新之处?特别是像刺五加这样的优势品种,是否有新的展示形式或产品形式?
修国辉:本届哈洽会是展示我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擦亮“寒地龙药”品牌、深化产业合作的关键平台。在本届哈洽会上,“寒地龙药”充分彰显“全链条、多品类、高价值”的特色,重点展出了我省旗舰品种刺五加的创新产品,如口溶膜、茶剂、冰激凌等。我们将以本届哈洽会为契机,坚持“龙头引领、典型示范、效益驱动、科技支撑、组织推动、政策扶持、宣传推广”,推动“寒地龙药”从“资源优势”向“产业胜势”跨越。
新华网: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目前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的规模、种植面积、产量以及主要品种等情况。近年来,黑龙江省在推动“寒地龙药”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
修国辉: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连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推进举措,中药材产业呈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当前全省“寒地龙药”产业正处于难得的历史机遇期、黄金发展期和成果展示期,正是形成能力、实现突破的关键阶段。
(资料图)
一是抓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初步形成“六大”区域布局和“一主多元”格局,重点打造方正刺五加、铁力平贝等一批专品种生产基地。刺五加、人参、板蓝根、平贝种植面积和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
二是兴加工。全省新改扩初加工企业216家,初加工能力达到37.9万吨,分别是2018年的9倍、27倍。
三是给政策。2019年起省财政统筹资金14.8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50多亿元。着力打造一批省级示范县、示范强县、示范强乡、示范强村、良种繁育基地和交易集散地。招商效果良好,引进了修正药业、华润三九等知名企业。
四是促流通。新建和完善13个集散地,创建“龙药云”供需直连平台,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初步打开俄药进口通道。
五是创品牌。创设和力推“寒地龙药”,打造区域品牌163个、国家地理标识认证25个。组织举办、联办3届博览会、4届紫苏节等52个系列活动和“十大道地品种”等5大系列评选活动,推出“道地药材看黑龙江”系列报道。
新华网:如何推动刺五加产业做大做强?
修国辉:正在举全省之力做大做强一二三产联动,打造全国最大的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刺五加野生蕴藏量、种植面积、产量、产值、药性含量、生产企业数量、专利数量等20项指标全国第一,与全国各道地药材主产区省份相比,拥有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刺五加种植面积182万亩,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市场供不应求。
下一步,通过打好做大基地、做强加工、做活流通、做靓品牌,全方位做大做强刺五加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最大的刺五加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在全省重点打造虎林、方正林业局、新青林业局、东方红林业局、勃利、庆安、海伦、密山、绥棱林业局9个重点区域,精心培育核心区,稳步扩大优势区、有序延伸辐射区。
(资料图)
要重点做好“刺五加+”文章,鼓励哈药集团、乌苏里江、珍宝岛等本土企业,专注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开发药品、食品、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等新特产品,向寒地龙菌、寒地龙果、寒地大豆、桦树汁等产业渗透。进军食用菌品类,做好“刺五加+食用菌”文章;进军奶业,打造刺五加+酸奶、刺五加+冰激凌;进军主粮产业,做实刺五加+大豆产业;进军林下,开发刺五加+桦树汁饮品。最大限度开发刺五加价值,进一步降成本、重研发、巧设计,进入新赛道,拓宽新范围,走高端路线,打造爆款产品。发挥好哈药集团“卢浮宫”全国首家刺五加专营店和海宁皮革城“寒地龙药”专营店作用,扩大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