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非遗课堂传唱赫哲语《乌苏里船歌》-新华网
2025 04/25 11:02:48
来源:佳木斯市委宣传部

佳木斯:非遗课堂传唱赫哲语《乌苏里船歌》

字体:

  近日,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十三小学的多功能教室里,时常会传出赫哲语《乌苏里船歌》的动听歌声。这些歌声是来自佳木斯市第二十三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的53名学生,在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派驻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日常练习。

  据了解,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今年4月初,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党支部与佳木斯市第二十三小学联合开展“赫哲族民歌进校园”工作常态化项目,并成功进行首次对接研究。

  “这个项目以‘党建引领艺术、艺术创新党建’为理念,构建‘高校专业指导+小学实践落地’的合作模式。旨在通过高校与小学的联动,将赫哲族音乐文化融入校园教育,探索赫哲族非遗音乐传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同时为高校音乐类师范专业党组织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样本。”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党支部书记李莉表示,“‘非遗音乐进校园’工作常态化,不仅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专业的地域性民族音乐启蒙教育,还能增强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服务能力,从而形成‘高校——小学’联动育人的长效机制。同时,这个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打造佳木斯市小学音乐课程的特色美育品牌,为区域的民族文化传承和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党支部长期致力于赫哲族音乐文化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已编纂完成九部《阿郎赫尼那——赫哲族民歌集》。这系列丛书是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高水平人才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的多层次非遗音乐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果。基于这个成果,开发了适合小学生的赫哲族民歌课程,涵盖《乌苏里船歌》《大顶子山高又高》等经典曲目,并融入“嫁令阔”等传统民歌的母语学唱与表演。

  据了解,向阳区第二十三小学作为黑龙江省非遗教育基地,有着深厚底蕴和美育基础。“此前,学校还邀请了佳木斯市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吴翠霞深入班级传授赫哲族文化,常年设立实验班。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教师版、学生版赫哲语《乌苏里船歌》的录制。”向阳区第二十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于华峰介绍。“这一次汇聚高校专业力量和资源,将赫哲族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教育常态化项目的开展,让古老的赫哲族民歌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开辟了赫哲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的新途径,有效推动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安晓峰)

【纠错】 【责任编辑:郭梁越 董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