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龙江红色研学共同体成立大会暨大庆红色研学推介会在铁人第一口井举办。当日,来自全省各地教育局、文广旅局、学校、研学基地、研学机构等60余个单位参加成立大会。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何忠策宣布龙江红色研学共同体成立。新华网副总编辑刘娟出席活动并讲话,大庆市副市长朱清霞致辞。
刘娟在讲话中指出,“五色”研学实践教育是龙江“五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拥有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精髓和文化内涵的大庆市抓住历史机遇成立龙江红色研学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社和大庆有着不解之缘,1964年4月19日,新华社对外播发第一篇公开向全国报道大庆石油会战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 大庆人》,首次提出了大庆精神。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打造一个团结、奋进、向上的黑龙江红色研学共同体,为社会各界提供精神滋养和奋斗源泉。
朱清霞发表致辞。她代表大庆市人民政府向参会人员表示欢迎。她说,今年以来,大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特色文旅要求部署,在省文旅厅的有力指导下,在新华网的关注支持下,建立了“地企合力共建”的合作机制,谋划了“1+10+N”的实施路径,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大庆实际、“研学+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希望龙江红色研学共同体成立后,整合各方资源、优化要素配置,打破地域壁垒、打通产业链条,把弘扬龙江“四大精神”的思想共识转换为实际行动。
大会由市文广旅局、市教育局、大庆油田党委宣传部主办,新华网思客智库东北中心、黑龙江省研学实践教育协会、黑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支持,大庆日报社、大庆市融媒体中心(大庆广播电视台)、大庆文体旅集团执行。
现场,新华网发布思客智库“研学旅游赋能计划”。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大庆市教育局、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哈尔滨市教育局、齐齐哈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绥化市教育局等14家单位现场签约,作为首批红色研学共同体发起单位,将梳理优势资源、提供精品课程、集结优质推广渠道,持续擦亮龙江“旅游+研学”新名片。
会议将持续两天。在庆期间,与会代表将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铁人一口井、大庆博物馆、大庆石油馆等红色研学基地,并就红色研学路线和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大庆作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孕育了举世闻名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今年以来,积极探索“研学+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了16个研学特色示范基地,推出了以“铁人一口井”为代表的10条精品研学线路,与惠州、桂林、宁波等10城市缔结了“研学旅游目的地友好城市联盟”。全市各研学基地累计接待研学团队近2000个,接待研学游客超400万人次。
